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以德治国》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9-04-01浏览量:19583

《以德治国》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对于儒家的治国理念,前面已经有所接触,但是学生还没有一个具体的认识,以德治国这个概念到底是怎么样的,为什么要这样,是大家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一个概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以德治国的内涵以及德治与法制的关系。

2、情感目标:认同先德后法的治国理念。

3、道德目标:主动做一个有德者。

【课程资源】

1、多媒体课件。

2、文字材料:选自《孟子》、《老子》等资料。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课程导入

提问:什么是德治? 什么是法治?

德治就是以德治国,用孝悌友爱等道德来维持社会秩序;法治就是以法治国,用细致严格的法律条款来维持社会秩序。二者的目的其实一致,但思路和方法不同,是因为孟子是性善论者,而荀子是性恶论者,荀子的学生韩非子,是一个法家的集大成者。性善还是性恶,决定了我们一开始的选择。

二、讲授新课

1、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用政令训导人们,用刑罚约束人们,民众能避免获罪却毫无羞耻之心;用道德训导人们,用礼仪约束人们,民众就既有羞耻之心,又能正道而行。

也就是说,法治是从结果上吓唬人——不敢做坏事;德治是从源头上诱导人——我们要做好人。

举例:教育小孩的手段可以是直接揍,也可以是讲道理。

但无论德治还是法治,其最终目的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希望天下人都是好人——天下无贼。正如孔子所讲的这样(见下一条)。

2、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这段话大约是孔子做鲁定公的大司寇时所说。司寇这个官职是负责刑罚的(普及五官的概念和范围:司徒、司寇、司马、司空、司士)。

孔子说,断案的关键之处,就在于要让天下都没有案子才好呀!

治理国家的最终目的是使人民有文明有礼貌,使坏人越来越少,好人越来越多,那么假如你的手段违背了这个目的,这个手段就是不合理的,就算看起来有理,也是不能采用的。德治与法制,都遵循这一原则。

举例:扶老人——假如评判的标准是“你没有撞你怎么会去扶”,就会导致一大批无业老人碰瓷。就算确实是碰了才扶的,但法官的判案原则绝对不能是这样的。

再比如,子贡买奴隶事。这虽然只是一个很小的可能并不真实的小故事,但它所反应出来的道理是正确的。有些事,就这一件事本身看起来是合理合法的,但当你站得角度比较高,就会发现,它可能会造成非常恶劣的后果。

治国和修身,是不一样的。

因此,“以德报怨”放在个人身上,是一种美好品质,但放在统治者、放在社会角度上,就会是一句影响很坏的话(见下一条)。

3、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老子》:“大小多少,报怨以德。”这句话可能是当时习语。

朱熹:“于其所怨者,爱憎取舍,一以至公而无私,所谓直也。于其所德者,则必以德报之,不可忘也。”

孔子之所以不同意以德报怨,就是因为这会导致做坏事总是能得到一个好的结果:被原谅甚至接收到更多的善意。这就使得善良受挫而恶行被纵容,世界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公平。真正的公平难道不应该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吗?如果善总有恶报,或者恶总有善报,恶人作恶的成本是如此之低,很容易就会变本加厉,坏事越做越多。社会失去了公平正义,还谈什么和谐美好。

孔子是讲德治的,但是任何事都没有绝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法治还是德治,无论谁、无论何时,都不可能只使用一种,就算孔子如此推崇德治,也不可能完全不考虑法治,这段话,就是一个证明。

三、课堂提问

将提问自然的融入课堂讲授当中。比如提问,什么叫德治?以德报怨可能会有什么结果?是否可以以怨报怨?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从几个方面来看儒家的治国理念——以德治国。最终得出这样一些结论:

1、德治与法制正如鸟之两翼,缺一不可。

2、德治为里,法治为表。

3、二者同样重要,但操作时有先后之分:德先法后。因此我们才会讲“先礼后兵”“不教而杀谓之虐”“不知者不罪”。

我们的理想其实是这样的:通过各种手段教育民众友善孝悌等各种美德——没做到,继续教育——实在不行,实施惩罚。

【教学评价】

本节课是了解儒家德治思想的关键之一。

【预习任务与课后作业】

1、预习下一次课的相关章节。

2、课后作业:复习所学内容,寻找历史上、社会上体现“德治”思想的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