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聚焦
新教师成长之路——英语/中文系磨课进阶
发布时间:2024-08-17浏览量:548

2024年8月16日下午,语言文化学院英语系和中文系新教师第二期磨课在知信楼408顺利进行。英语系系主任崔晓雷老师首先发言。崔老师充分肯定了几位新教师在第一轮磨课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和心血,她鼓励新教师们再接再厉,充分利用此次展示机会,学习、复盘,精心打磨、改进,以提升教学技能,努力成为学生喜爱的老师。


郭美辰老师以“film industry”为主题,通过生动的图片、视频和切合实际生活的故事自然地引入了此次授课内容——中国对电影行业的投入。她以流利的英语授课,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通过现实中的具体问题深入思考背后的原因,并注重通过这些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在讨论环节她还设置了辩论活动,主题是“用好莱坞模式讲述中国故事”vs“制作充满中国元素的传统功夫电影”。



吕琳老师以饱满自信的气场开启讲课,用英语生动讲解了中国传统文化。她巧妙运用了类比法,将文化分别比作冰山和洋葱,生动形象、易于理解;同时,她还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讨论,并通过画图的方式来理解故宫的文化模型(cultural model)。在讲课过程中,吕老师语音抑扬顿挫,突出内容重点,自然地融入了课程思政,使听众在她的课堂中不仅学到了文化的显著特征,还理解了其多样的表现形式。



阚楠老师围绕“语流音变中的轻声音变”展开授课,详细讲解了轻声的定义、规律及变化规则。阚老师首先强调了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性,诸如在人际交往中提高沟通效率、满足科学技术发展的需求以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随后,她通过具体案例进行讲解,说明了普通话中的四声音节在特定语境下可以因语流音变读作轻声。通过阚老师的课程,听众们进一步理解了轻声的产生与具体语境和词汇结构之间的密切关系。


舒晓庆老师以“语音-变调:儿化”为题,详细讲解了儿化的定义、分类、位置及其音变规律。她通过具体实例说明,儿化可以分为具有词汇意义的“儿”(如婴儿、幼儿、健儿等)和作为后缀的“儿”(如有趣儿、开门儿等)。在授课过程中,舒老师巧妙地融入了有趣的视频,与学生进行幽默自然的互动,结合手势和眼神交流,生动活泼。她有意识地突出了课程中的重点与难点,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主动拓展学习,查阅相关资料,深化理解。课程最后,她安排了小组讨论和有趣的绕口令练习,让学生们通过自主练习加深对儿化音的记忆。


李憬童老师的讲课主题为“鲁迅小说中的‘看/被看’——以《狂人日记》为例”。李老师从文本的叙事顺序入手,首先深入探讨了《狂人日记》在文学史上的独特之处。接着,她站在“狂人”的角度,向听众剖析了狂人“看”到了什么,这些视角可能包括他者、社会、历史、自我与原罪的揭示。她还对比了晚清文学与五四文学的差异,阐述了五四文学作为“人的文学”的重要意义。在授课过程中,李老师通过展示鲁迅对社会的深刻反思与洞察,引导学生结合当下的互联网环境,对自我进行深刻的反思,思考在信息泛滥的时代,如何坚守内心,而非仅仅成为冷漠的看客。


巴蕾老师介绍了普通话连读和变调的知识。她首先从英语单词的发音差异引入,讲解了普通话中的声调、调值以及五度标调法。巴蕾老师解释了上声变调的不同种类,例如“啊”可以是阴平、阳平、上声或去声,随后阐述了这些分类的原因,包括格律诗对抑扬顿挫效果的追求,韵句中的平稳、流畅、上扬和悠然感,以及为什么平声字在韵句中受到青睐。在互动环节中,她带领学生一起进行了格律诗的朗读。板书设计也很优美。


在讨论和点评环节中,崔主任带领各位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郭蕾老师和曹晓玮老师首先对大家的讲课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她们称赞新老师们的授课环节完整、逻辑清晰;注重讲练结合,多模态教学;讲课风格松弛自然,互动效果良好;课程思政融入得当,内容有深度等。两位老师也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进一步合并和凝练教学环节,特别是要注重互动的语言和环节;突出和明确随堂练习;注意语音语速,提高自信等。老师们积极交流了各自的体验和心得。



崔主任在最后的总结中指出,新老师们的讲课时长需要特别注意。正式讲课比赛时要精准把握时间,往往需要在平常的练习中积累经验。此外,板书要对PPT进行补充,强调核心关键点,而不仅仅是重复PPT内容。她还建议各位老师争取对讲课内容做到高度熟悉,以期在后续讲课比赛中取得理想成绩,并鼓励各位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