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举办系列讲座——本科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写作
发布时间:2025-03-14浏览量:40

2025年3月13日下午,由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组织的写作与沟通21场专题系列讲座第四场—“如何写好报请商洽类公文”,在知信楼B01学术报告厅开讲。讲座由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副主任徐琳主讲,聚焦请示、报告、函及议案四类公文的写作要领,通过案例解析与模板拆解,系统梳理了报请商洽类公文的规范性与实用性技巧。

徐琳首先以请示为切入点,强调其“内容的单一性、发文的超前性、行文的时效性”三大特点。她指出,请示的核心在于“一文一事”,需避免多事混杂导致审批延误。结合案例,她详细拆解了写作流程:定文种、拟标题、填内容、修语言。同时强调标题应直接点明事项,正文需简明阐述背景、依据及请求,结尾以“妥否,请批示”等规范用语收束。

在报告部分,她将报告分为工作报告、情况报告、答复报告、报送报告四类,并强调其“陈述性、及时性、灵活性”特点。针对工作报告的写作难点,她提出“三步九环节”方法论:充分准备—定文种、明主题、集资料;深度思考—找问题、拓思路、理结构;精准写作—拟标题、填内容、修语言。

法定程序与内容严谨性议案分为立法、决策、任免三类,需遵循“行文定向性、内容限定性、时效特定性”。通过案例强调议案需由法定主体提出,且内容需符合职权范围,体现了“背景-目标-措施”的论证逻辑。最后,关于函的写作需区分商洽告知、询问答复、请批审批三类,核心在于“及时处理、内容单一、用语平和”。以苏州对接上海市场环境建设商洽函为例,徐琳指出正文需直陈事由、协商事项,结尾以“请予支持”等措辞体现协作关系,避免冗长模糊。

讲座最后,徐琳以“规范为基、逻辑为骨、语言为魂”总结报请商洽类公文的写作精髓,并鼓励师生通过案例模仿与流程实践提升写作能力。现场师生纷纷表示,讲座内容“既有理论高度,又贴近实际需求”,为学术研究和行政工作提供了实用工具。